胜利,是一座由无数先烈用热血铸就的丰碑,它镌刻着民族抗争时那不屈的脊梁;和平,是一份被世代人民用期盼守护的珍宝,承载着人类对安宁生活的无限向往。回溯历史,从抗日战争的浴血奋战,到解放战争的摧枯拉朽,再到抗美援朝的保家卫国,无数革命先辈为了胜利冲锋陷阵,为了和平挺身而出。如今,硝烟虽已渐渐远去,但站在新时代的坐标上,我们应以青春之力捍卫这来之不易的安宁,让胜利之光永远照亮和平之路。
回望那年烽火 守护今日山河
在九月这个意义特殊的月份,我们开展了以《胜利之光,照亮和平之路》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同学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深刻理解胜利与和平的珍贵,激发青年守护和平的责任感。活动当天,抗战纪录片重现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历史场景,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艰辛历程,团员们深受先烈们爱国与牺牲精神的触动;英雄事迹视频则呈现了战士冲锋陷阵、民众无私奉献的鲜活故事,让团员们深刻认识到和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守护。
观影结束后,团组织立即开展了线上交流研讨活动。同学们围绕视频内容,结合当下时代背景,畅谈对“胜利”与“和平”的理解,以及青年应如何守护和平。思想的激烈碰撞、情感的强烈共鸣,让这场观影活动的意义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飞行器25 - 1的同学表示:
八十年前,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他们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松花江上》那如泣如诉的旋律,唱出了3000多万东北民众失去家乡、惨遭奴役的悲愤,也道尽了亿万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切齿仇恨。日军的种种暴行,如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的细菌实验等,罪行累累,罄竹难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无法磨灭的伤痛。
模具24 - 1的同学表示:
《胜利之光照耀和平之路》这部作品最难得的地方在于,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战争的控诉上,而是用细腻的视角,串联起了“胜利”与“和平”之间的深层关联。从战时儿童躲在防空洞里画“和平鸽”,到如今孩子们在阳光下自由奔跑;从战士们在战壕里写下“为后代争太平”的家书,到现在我们享受着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这些鲜明的对比,让“胜利”不再显得那么遥远,“和平”也不再那么抽象。看完纪录片,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胜利是和平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今日的我们,虽然不必再面对硝烟弥漫的战场,但仍需接过“守护和平”的接力棒,努力学习、认真工作,用自己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让胜利之光永远温暖人心,让和平之路永远畅通无阻。这,便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也是对时代最好的回应。
机械25 - 2的同学表示:
《山河千古在》的点睛之笔在于“在”字。山河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存在,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任凭风雨侵蚀、战火洗礼,它坚韧不屈的品格亘古长存。它象征着文化血脉与家国情怀的永恒,激励着后人:外在的浮华或许容易消逝,但内在的风骨与气节,才能与山河同寿,万古流芳。
工设24 - 1的同学表示:
《山河千古在》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徐徐铺展出血与火的抗战岁月。从南京大屠杀的伤痛记忆,到英烈们的浴血奋战,从《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到如今国家的蓬勃发展,每一幕都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它提醒着我们,先辈们的牺牲换来了今日的和平,我们需铭记历史,以敬畏与感恩之心,传承他们的精神,守护这千古山河。
模具25 - 2的同学表示:
93阅兵再现了抗战胜利的荣光,先辈们的壮举令人震撼不已。我们缅怀先烈,更懂得和平来之不易。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引了方向,让我们坚定了正确的历史观,厚植了家国情怀。作为青年团员,我们应当以先辈为榜样,凝聚力量,为民族复兴矢志奋斗,共筑班级与国家的美好未来。观看“胜利之光,照亮和平之路”有感:铭记抗战的艰辛历程,缅怀先烈的不朽功勋,我心潮澎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引了方向,让我坚定了正确的三观。作为团员,我深感责任在肩,愿与同学们携手,以爱国热情为动力,为民族复兴拼搏,共筑班级凝聚力。
党建引领 筑牢思想根基
硝烟虽已远去,但精神永存;和平虽已来临,但守护不息。本次《胜利之光,照亮和平之路》团日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先辈们用热血铸就的信念、用生命守护的和平,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位青年心中。未来,愿我们以青春为笔、以担当为墨,接过守护和平的接力棒,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属于青年的华章,让胜利之光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