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与法治意识,提升依法从教、规范执教的能力,有效防范教育教学中的法律风险,2025年7月18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特邀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上海精诚申衡(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傅芳老师,举办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师德师风建设与法律风险防控》专题培训。
傅芳老师凭借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与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为教研室全体同仁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思想盛宴。讲座内容紧密围绕新时代高校教师的核心使命与责任担当,主要涵盖五大核心模块。
师德师风建设概述:傅老师深入阐释了新时代师德师风的内涵与要求,强调其为教师立身之本、从教之基,引导大家深刻认识加强师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法律视角下的风险防控:结合教育领域法律法规及大量去敏化真实、鲜活的现实案例,傅老师系统剖析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师生交往等环节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点,并提供了清晰、实用的风险识别与防范策略,为老师们依法履职提供了有力指导。
心理教师的特殊义务与责任: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特性,傅老师结合多个去敏化典型案例重点强调了心理教师在保密原则、危机干预、伦理界限、专业胜任力等方面的特殊法律义务与伦理要求,提醒大家在专业工作中时刻保持警醒,严守职业边界。
科研伦理与学术诚信:讲座强调了恪守科研伦理、维护学术诚信是高校教师的学术生命线,结合案例剖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后果与职业风险,引导大家自觉抵制学术失范行为。
职业幸福力与师德提升:傅老师最后回归教师职业发展的内核,探讨了如何通过提升职业认同感、价值感和幸福感来涵养高尚师德,实现师德修养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整场讲座案例详实、分析透彻、语言生动、重点突出。“法律是下限,师德是上限”,傅芳老师巧妙地将法律条文解读与真实情境分析相结合,将抽象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使老师们对师德规范和法律红线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理解。讲座内容不仅具有高度的警示意义,更蕴含着对教师职业发展的深切关怀,为全体心理教师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护学生权益、维护自身职业安全指明了方向。
本次培训是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举措。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讲座内容“解渴”,“管用,接地气”,极大地增强了自身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依法执教能力,对今后更加规范、专业、安全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咨询与科研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大家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和人格底线,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优秀心理教师,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